技能人才培養“雙證課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計劃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汽車行業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從事汽車使用與檢測、維修綜合職業能力的專門人才。通過系統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素養,重點掌握汽車使用與維修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工具,使其成為具有汽車使用與維修技術、管理人才必備的基本文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實際工作能力,能了解汽車行業相關企業生產過程和組織狀況,并能從事汽車使用與檢修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從業范圍和資格證書
(1)從業范圍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公共交通企業、汽車修理廠、汽車美容店、4S店、汽車專賣店等從事汽車保養、維修、配件管理、汽車營銷等工作。
(2)文憑和資格證書
完成本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且獲得規定的最低學分者,獲得國家承認的中等專業學歷畢業證書。采用本教學計劃進行教學,完成規定的五門雙證課程,且成績考核合格者,可獲得汽車修理工(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三、培養規格
1.文化基礎知識
(1)掌握相當于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學知識;
(3)掌握一定水平的汽車使用與維修基礎知識。
2.職業素質
(1)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
(2)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
(3)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3.關鍵能力
(1)具有與人交流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自學能力和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4)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業創業能力;
(5)具備一定的書面表達能力。
4.專業職業能力
(1)專業知識要求
----掌握汽車維護前的檢測項目和技術要求;
----掌握汽車維護作業的基本項目及技術要求;
----掌握汽車專用檢測儀表的名稱、規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掌握汽車發動機、底盤的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掌握汽車零部件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掌握金屬材料與非金屬材料的基礎知識
----掌握汽車各零部件的裝配標準和工藝規范;
----掌握發動機及底盤各總成的大修標準和工藝規范;
----掌握整車竣工驗收標準及工藝規范。
(2)職業技能要求
----熟練掌握按車型規定完成汽車維護作業的能力;
----熟練掌握汽車維修常用工具的正常使用方法;
----熟練掌握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技能;
----熟練掌握運用儀器儀表對車輛進行檢測的技能;
----能看懂較復雜的汽車零件圖;
----能對汽車零件、總成部件進行檢測分類;
----熟練掌握汽車總成竣工驗收技能。
四、招收對象及學制
1. 學制
本計劃實行學分制。對于不同的招收對象,可以分別按二年、三年和一年的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
2. 招收對象
招收初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人員(按二年、三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招收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人員(按一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
3. 學分有效年限
按一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的學分三年內有效、按二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的學分六年內有效年、按三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的學分八年內有效。
五、課程設置及教學管理
(1)教學計劃中設通識文化課程、通用技術課程、職業核心課程和職業延展課程。
(2)通識文化課程為中央電中統設課程,執行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教材、凡考試課程實行統一命題考試和統一評分標準。
(3)通用技術課程、職業核心課程為開設本專業的地方教學單位會同中央電中共同開設,統一課程名稱,與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銜接,課程中帶★號或☆號的課程是雙證課程,帶★號的為核心雙證課程,帶☆號的為輔助雙證課程。雙證課程為一年、二年、三年進程表中共同設置的課程,選用中央電中推薦的教材,中央電中統一命題進行考試、統一進行職業技能實訓及鑒定。
(4)職業延展課程(選修課程)的開設,由辦學單位根據條件和需要開設,滿足規定的最低學分即可。
(5)教學計劃進程表中給出的非實訓類課程的教學時數為面授課時數,各教學單位在實施教學計劃時,原則上應該按照6:1的比例另行配備音像類教學內容的時數。
六、培養模式與教學方式
1.培養模式
根據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特點,注重職業教育與汽車行業最新發展的同步性,強調專業針對性、實用性與前瞻性的結合,引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將科學規范的認證體系融入教學過程,同時與相關人才需求單位保持密切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案例教學和實境實習的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畢業后能夠直接進入汽車維修服務業的一線崗位,實現教育與就業的對接。
2.教學方式
以專業和崗位需求為根據,以強調實際動手能力為導向,以滿足崗位技能的要求為目標,結合學校自身和電中系統的優勢,使理論教學與分組教學、項目驅動教學、多媒體課件、幻燈演示、音像制品的播放等多種教學方法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小組協作能力。
注重工作現場應用操作,以職業技能需求細化分析為根據,以滿足崗位技能的要求為目標,精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課堂、汽車生產及服務企業校企結合的教學環境,使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互動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應用實習與課堂教學并重的教學方式。
3.考試考核方法
五門雙證課程和通識文化課外的課程采用統一的考試考核方法,其他的可以根據各門課程的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試題考核、試題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完成指定項目、實訓考核等。實訓環節由課程實訓、專項實訓和綜合實訓三種課程組成,其中課程實訓屬驗證性實訓,目的是驗證與掌握所學到的技能點,通常在模擬工作現場的環境下,進行單項操作;專項實訓屬操作性實訓,目的是運用所掌握的操作技能,通常在仿真工作現場的環境下,進行任務式作業操作;綜合實訓環境下,進行分步驟全流程綜合性工作操作。
七、教學活動安排表
八、課程說明
1. 通識文化課程
(1)德育
①經濟政治與社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經濟政治和社會基本常識的教育。其任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認識和辨別常見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形成健康、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能力。為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諧社會打好基礎。
②哲學與人生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與人生成長關系密切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生發展重要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確立科學的人生發展觀。
③職業道德與法律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斷進步,著重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道德的作用、職業道德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素質,逐步養成適應職業要求的文明行為習慣。指導學生學習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④心理健康教育
本課程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必修的德育課。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職業興趣,提高應對挫折、求職就業、適應社會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積極生活目標,培養責任感、義務感和創新精神,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2)體育與健康
通過課內外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掌握必要的體育與衛生保健知識,了解現代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方法,增強學生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自我調控、社會適應及創新能力,為學生身心健康、個性與體育特長的發展及終身鍛煉、繼續學習、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3)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重點在于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在工作中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4)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內容為:集合、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空間想象、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訓練學生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等技能、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5)英語
對初中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包括國際音標的認讀,日常會話,常用單詞的識別,掌握基本單詞2000個左右,在初中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一定范圍的擴展。
(6)計算機應用基礎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術。掌握計算機主流操作系統的使用方法;理解計算機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培養學生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 通用技術課程
(1)汽車機械基礎
本課程是汽車維修的基礎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汽車上的各種常用機構、典型液壓系統、典型零件、汽車識圖知識、汽車機修中常用工具的使用等,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掌握汽車常用機構和汽車典型液壓系統的結構原理,熟悉汽車典型零件、汽車識圖和汽車機修基礎知識。
(2)汽車電工電子基礎
本課程是學習汽車電器設備與維修等課程的基礎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與汽車技術相關的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磁路與變壓器、交流電動機及控制、工業企業供電及用電知識、低壓電器與控制電路等電工技術和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與汽車技術相關的電路及其主要電子元件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及電路識讀的基本知識;掌握與汽車技術相關的電磁學、半導體技術及模擬與數字電路等相關知識,熟悉民用電、工業用電的相關應用知識。
(3)汽車電器設備與維修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電源、啟動、點火系統、照明設備與信號裝置、儀表與輔助電氣設備等汽車用各類電氣裝置設備的結構認識、原理、及拆裝與維修,性能測試技能訓練,汽車電氣設備維修用基本工具、量具、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能訓練。
通過課程教學和技能實訓,使學生基本具備汽車電氣設備各總成、裝置的修復和線路連接技能;能排除汽車電氣設備常見故障。
(4)汽車自動變速器結構原理與維修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對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結構、類型、傳動原理、控制原件、控制原理等做了系統的闡述,分析講解自動變速箱的液力控制、自動變速箱的電控技術、自動變速箱維修拆裝工藝、常見自動變速箱故障診斷分析、自動變速箱用油知識、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方法和經驗技巧。通過實際訓練,使學生具備自動變速器的基礎維修技能。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清楚地掌握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能掌握一定的故障分析、排除技能。
3. 職業核心課程
(1)★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發動機的結構、原理及維修作業指導。通過課程教學和技能實訓,使學生基本具備汽車發動同拆卸、裝配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正確選擇并使用維修工具或設備進行維修知識和技能;能排除汽車發動機常見故障。
(2)★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底盤各總成、部件的結構、原理及控制、拆裝及維修,汽車傳動系統結構原理與維修。通過教學和技能實訓,使學生基本具備汽車底盤拆卸、裝配的能力;具備使用汽車底盤維修工具、量具、設備進行底盤各總成、部件修復的技能;能排汽車底盤常見故障。
(3)☆汽車電控設備系統的結構與維修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汽車車身、汽車安全、汽車音響及其他輔助電器新技術。通過實際訓練,使學生對汽車普通空調原理與維修、自動空調原理與維修、車載防盜系統、制動ABS防抱死系統原理與維修、行駛電子穩定ESP系統原理與維修、SRS安全氣囊原理與維修、ACC電控雷達巡航系統原理與診斷、GPS衛星導航等知識與所需技能得到更系統的理解與掌握。
(4)★汽車故障與診斷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發動機、底盤、電子控制系統、安全氣囊、汽車排放等汽車常見故障,以及故障的分析方法和診斷步驟。通過實際訓練,使學生基本撐握汽車發動機、底盤、電子控制系統故障診斷與分析,熟悉故障診斷儀器儀表,為下一步的維修工作提供依據。
(5)☆汽車維修質量檢驗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安全性能檢測、汽車發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四輪定位、車輪動平衡檢測和調試等。通過實際訓練,使學生熟悉各級維護質量檢驗的主要內容,能借助儀器、設備進行汽車維修質量控制,掌握維修質量檢驗的工作程序,基本具備汽車主要使用性能的檢測能力,具有操作使用相關食品和設備的能力。
4. 職業延展課程
(1)汽車鈑金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了汽車車身的基本結構,汽車鈑金修復的基礎知識和常用工具設備,車身修復的切割與焊接,汽車修復的鈑金作業,車身變形的測量、診斷與矯正,車身典型構件的修復。
(2)汽車噴漆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車身涂裝的常用材料,車身涂裝的工具與設備,涂裝材料的調配與使用,車身涂裝的修復工藝等。通過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涂裝工具與設備的使用方法,能獨立從事汽車噴漆工作。
(3)汽車美容與汽車裝具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美容、車漆研磨、拋光、汽車裝飾、貼膜、加裝汽車音響、倒車雷達、DVD、GPS、防盜器。通過學習和訓練,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汽車修復的各種方法。
(4)汽車維護與保養
本課程的內容包括汽車維修基礎工具、轎車發動機維修作業指導、轎車深化保養流程與維修。通過教學和技能實訓,使學生了解汽車維護與保養的流程,熟練掌握如何使用汽車維修與保養的基礎工具,具備對汽車保養的實際操作能力。
(5)汽車維修業務接待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維修業務接待的素質與職責、優質服務的禮儀與接待技巧、汽車維修制度、汽車維修合同、汽車配件知識、維修收入與維修合同、三包索賠與機動車輛保險、財務知識、汽車維修接待軟件的使用與維修服務核心流程等內容。通過學習和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汽車維修業務接待工作所應具備的各種技巧與知識。
(6)公關禮儀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禮儀的起源與發展、表現形式、不同場合的禮儀規范,涉外禮儀,禮儀與修養;站姿、坐姿、行姿,對人的各種表情,握手的方式,求職中的禮儀等等,使學生的素質更為提高。
(7)溝通技巧
本課程主要內容為:有效溝通技巧、有效的肢體語言,人際風格溝通技巧,電話溝通技巧,怎樣與領導進行溝通,怎樣與部下進行溝通,接近客戶的技巧,會議溝通技巧等內容。訓練學生適應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所需的人際交往、事務處理以及社會活動能力。
(8)就業指導
本課程主要對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進行業務性指導,拓寬學生的人文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遵守職業道德,幫助學生設計人生近、遠期職業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還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以獲得個人能力的最大發揮,還可以通過一些成功的具體人和事給學生引路,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畢業生的權益。
(9)個人與管理團隊
本課程主要幫助學習者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實際應用技能,使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團隊建設與管理的能力。這些都是一個管理者用途其工作必需的,也是成功開始其職業生涯所必備的技能。
(10)工作安全與職業健康
本課程主要介紹了工作安全與職業健康的基礎知識和相關概念、法律法規等,講述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知識以及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系統地介紹了事故的定義、分類、事故的原因分析以及事故的預防處理工作;重點介紹了工作場所中可能遇到的傷害,傷害的預防方法,以及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急救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最后簡單介紹了職業病的分類和預防措施,職業危害的來源以及影響職業健康的因素。
通過本課程,使學生了解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防止事故的發生,減少由于事故發生產生的損失,減少患職業病的機會,為職業發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11)互聯網技術與企業發展
本課程主要介紹了互聯網的概念、功能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知識,重點從網絡辦公、搜索引擎的使用、網絡營銷和網絡安全四個方面介紹了互聯網技術在企業中的運用;最后簡單展望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前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互聯網技術和操作技能,特別是企業需要的網絡技能。
九、補充說明
(1)按三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的,總學分修完150學分準予畢業,其中包含通識文化課程42學分、通用技術課程18學分、職業核心課程40學分、職業延展課程10學分、頂崗實習40學分;
(2)按二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的,總學分修完114學分準予畢業,其中包含通識文化課程36學分、通用技術課程14學分、職業核心課程40學分、職業延展課程4學分、頂崗實習20學分;
(3)按一年教學進程表安排教學的,總學分修完60學分準予畢業,其中包含通識文化課程6學分、通用技術課程12學分、職業核心課程32學分、職業延展課程2學分、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8學分。
(4)二年制的德育課減少“哲學與人生”部分;一年制的德育課,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
關鍵字Tags:技能 能人 人才 人才培養 培養 課程 汽車
技能人才培養“雙證課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計劃網址:http://www.dzdtkj.cn/html/xxdt/xwkx/5674.html
- 上一篇:技能人才培養“雙證課程”——園林技術專業教學計劃
- 下一篇:技能人才培養“雙證課程”——中餐烹飪專業(中餐烹飪方向)教學計劃
- 技能人才培養“雙證課程”——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計劃
- 校企合作 分段式培養 中央廣播電視中專試點工作會議召開
- 民進中央建議:實現中職與普高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學籍互轉
- 電大中專召開《職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大綱審定會
- 電大中專召開《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大綱審定會
- 職業教育賽道很火,但培養“匠人”不易
- 技能人才培養“雙證課程”——園林技術專業教學計劃
- “畢業即就業” 電大中職教育培養300萬技能型人才
- 上海全面調整中職專業結構 建百門精品課程和八十特色專業
- 電大中專“牽手”中職北方 探索學歷+證書人才培養模式